培養七問
一問:人才培養為何總被耽擱和拖延?
答:人才激勵和人才招聘都是重要緊急的事,當前不做不行,而人才培養重要但不緊急,眼下似乎不做也沒問題。但當前關鍵人才緊缺,就是三五年前沒有培養的問題,現在不培養,未來三到五年依然會被關鍵人才緊缺所困擾。
二問:什么是人才培養中最大的浪費?
答:培養不合適的人是人才培養最大的浪費。
三問:什么能培養?什么不能培養?
答:知識、技能、專業可以培養,價值觀和潛力不能培養,選擇價值觀符合、高潛力的人,培養他們的知識、技能和專業。
四問:什么是最有效的培養方式?
答:在實戰中培養。給予挑戰性的工作、擴大工作范圍、有計劃的輪崗,是培養人才最有效的方式。
五問:什么是最簡單易行的培養方式?
答:溝通、發展面談、導師制的定期面談是最簡單易行的培養方式。
六問:誰來培養最有效?
答:一把手以身作則培養高管和接班人,高管、中層管理者身體力行培養人才,讓具有培養能力的人成為管理者,把培養人才作為管理者的必備條件。
七問:德銳咨詢高管梯隊培養CEO班工具包有什么寶貝?
《IDP人才發展規劃》
《PIP人員改進計劃》
《AID指導面談》
《3A式表揚》
《5R發展面談》
《系統的輪崗晉升制度》
《“火箭 —鉆石 —皇冠 ”人才培養計劃》
課程背景
當下,優秀的公司賺的是利潤,卓越的公司贏的是人才。每一個企業成長的最大瓶頸不是別人,正是你的人才隊伍。
打造一支有魂的人才隊伍,決定著企業的起點和高度,管理好他們對于企業家來說就踏上了企業長久發展的第一步。
數百位聽過德銳人才戰略學院CEO系列課程《精準選人》與《股權激勵》的企業家們明確表示:在摸索人才選擇和激勵的過程中,如何構建高效的人才培養體系,尤其是關鍵人才,雖看似不緊急但卻是不可或缺的戰略難點。
目前企業家關于人才培養存在的
共同困惑
企業如何獲取源源不斷的人才?
人才供應鏈如何穩定運作?
人才培養如何更高效?
人才培養的最佳路徑與方式是什么?
如何培養高管引領企業發展?
如何保留與激勵關鍵人才?
德銳咨詢總結10余年的管理咨詢沉淀,基于項目實踐和標桿研究,開設首期兩天一夜《高管梯隊培養CEO班》,旨在幫助企業家樹立正確的關鍵人才培養理念,掌握高效的人才培養路徑與方法,助力企業打造系統的“造血池”。
課程使命
幫助更多的創始人或CEO解決關鍵人才培養問題,提升企業軟實力,打造基業長青的企業。
課程特色
課程收獲
課程模塊
領先的人才培養理念
企業人才培養實踐中,如果擁有領先的人才培養理念,培養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領先的人才培養理念
先人后事的人才培養戰略
先公后私的培養對象選擇
GE等標桿企業案例深度解剖
可落地的人才培養模型
培養值得培養的人
世界領先企業的基業長青秘訣在于擁有強大的“造血”能力,在人才的供給上他們以“造血”為主,而現實上大部分企業選擇“輸血”,這也是為什么這些企業沒有持續的競爭力與生命力的原因。
識別關鍵人才
選擇培養對象
培養能夠培養的能力(關鍵人才/高管培養能力模型)
讓具有培養能力的人去培養
在實踐中去培養
按照“721”的人才培養原則,“7”—在實踐中培養是最有效的培養方式,通過實踐激發關鍵人才潛力,在實踐中提升能力的同時滿足崗位的需要。
實踐中培養人才的路徑
輪崗培養你的企業如何做
導師制培養方式的關鍵做法
做好“AID”發揮導師職責
培養對象的任用與保留
為將投入的培養資源價值最大化,對關鍵人才后續的任用機制的設置及優勝劣汰尤為重要,同時需要采用差異化的激勵機制實現對培養對象的保留,綁定個人與公司的長期合作關系。
關鍵人才的任用方式有哪些
關鍵人才庫的更新與激活
差異化的激勵體系設計
課程價格
上述費用包括培訓費、資料費、住宿費1天、早餐1次、午餐2次,晚餐1次。提供學員通訊錄及集體合影一張。
講師團隊
李祖濱先生,南京德銳(原德至銳澤)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,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凱瑞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(DBA)在讀,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,南京大學MBA,《人力資源》雜志專家委員會領銜專家,南京大學商學院兼職研究生導師,連續8年為南京大學MBA講授“全面薪酬體系設計”、“精準選人”和“領導力”課程。早期在沃爾瑪等企業從事HR管理工作,曾在中國民營500強企業南京豐盛集團擔任執行總裁。先后為龍湖地產、中化集團、華晨汽車、徐工集團、中國傳動、中國力鴻、漢能國際等國有和民營企業提供組織變革、薪酬變革、股權激勵、人力資源體系建設與轉型、高管人評價和領導力發展等方面的管理咨詢服務。榮獲第九屆“中國MBA成就獎”。
湯鵬先生,南京德銳(原德至銳澤)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、副總經理、高級咨詢顧問、經濟學碩士。先后任職并擔任:國內某咨詢公司項目經理、高級咨詢顧問,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等職。先后在中國傳動集團、豐盛集團、華夏力鴻、滄州大化、上工申貝、蘇中藥業、華培動力、盤古餐飲等知名企業中的集團管控、戰略規劃、組織設計與流程再造、人力資源規劃、素質模型構建、人才盤點、薪酬激勵、績效管理體系設計等領域有豐富的項目經驗。
掃一掃下方二維碼進入報名通道